慈善服務實踐將面臨的難題

在後疫情時代,新聞報導常常圍繞著不斷上升的醫療費用,現實的貧富差距,巨大的家庭變故,跟一直以來的社會弱勢族群問題

除了政府的補助及企業的回饋之外,台灣慈善會也都致力穿梭於各個公益活動,在許多國小或需要協助的國民,都能看見我們的身影,幫助陷入赤貧之中的受眾能夠從拾信心與希望。

但在台灣慈善會之前,不論問題涉及貧窮、環境、教育還是社會意義,其實訴求的都是改善與解決,期望幫助對象能夠透過我們提供的服務與課程,產生興趣與思辨能力。亦明明出發點是非營利的慈善團體,為什麼偏偏卻會面臨很多觀感與社會敏感問題呢?

一般民眾常常對慈善團體造成迷思與歧視,往往團體都是在幫助族群,但這似乎是種買賣、價值觀的交易,民眾不喜歡非營利團體,但卻想要團體能提供更多的服務創造福祉。
企業可以靠營利與分紅來吸引人謀利投資,獲得有效的市場與收入,不過非營利組織無法像企業般行銷吸引投資者,而且因為社會觀感問題,實踐都面臨困苦艱難。

在難題面前,更重要的是如何正常營運一個社會服務性質的團體,支持公益建構福祉,非營利組織理當一定能發揮更大作用力。當然,接受民眾期望,就得更督促自省,畢竟賦予的是使命感與關注的工作。

 

(台灣慈善會Jas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