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服務實踐將面臨的難題
台灣早期的慈善服務重點可能著重在解決弱勢族群物質缺乏的問題,幾十年來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的普遍發展及捐贈閒置物資的觀念普及,即使仍需要關懷弱勢族群的物資需求,然而卻更常出現弱勢族群同時接受到多方慈善人士和團體的大量金錢與物質資助,得來過於容易反而容易使弱勢族群失去珍惜的心,好好過生活的心智和意志變得更加軟弱,這樣的現象完全與付出慈善心意與服務行動的人士期望背道而馳,誰不會嚴重失落、憤怒或遺憾呢?
失落、憤怒或遺憾是人心常見的反應,然而付出慈善心意與服務行動的初衷是非常珍貴的無形資產,我們如何在持有這樣的寶貴資產同時,能面對自己內心的失落、憤怒或遺憾感受,重新整理內心的情緒房間後,仍然保有對他人基本的信任,讓自己的生命價值觀不因此過度對他人設防,將會是維護台灣文化慈善風氣的基礎種子。
當我們的內心開始有平安後,更有機會打開心的眼睛重新去看到,短期內協助弱勢族群面對物質缺乏的問題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核心工作是一步步協助他們覺察到自己的人生困境已經在某一種無意識的循環中,人類唯有常常覺察自己的內在狀態,才會看出離開某些人生惡性循環的出口一直都在。
宋禾元指出實踐行動中所見的現象,促使我們進一步觀察思索「慈善服務是否只要人遭遇困難,無論緣故,就應出手幫助?」另外,「弱勢者的處境是天生而來的,抑或是環境因素?」
這將會是現代慈善服務實踐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和工作核心,至於透過什麼樣的形式倒成為相對彈性和次要的輔助。(台灣慈善會文字小組Tine)